所“人生而静”三句程颢语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向朱熹问这话
所“人生而静”三句:程颢语,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向朱熹问这话的是严时亨。人生而静,语出《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也 “生之谓性”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知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你信中说:“严时亨引用程颢先生的‘人天生就能静,以上境界不能说,才说性已不是性’这句话来问朱熹:为什么不能说?为什么不是性?朱熹说:‘不能说是因为没有性可言;不是性,是指说了之后就不可能没有气夹杂在里边。’两位先生的话我都不大明白,每次看书看到这里就会有困惑,想请先生给我解释一下。”
“生之谓性”,“生”字就是“气”字,也就是说“气”就是“性”。气就是性,“人天生就能静,这以上就不能说了”,才说“气就是性”,这样天性就偏向一边了,就不是天性的本来面目了。孟子提出性善论是从人性的本源上说的。然而人性善的发端必须在气上才能看见,如果没有气也就无处可见。恻隐、羞恶、辞让是非都是气。程颐认为“论性不论气就不全面,论气不论性也不明确。”这是由于做学问的人各执一词,只好这样说。如果能很明白地看见自己的天性,那么气就是性,性就是气,原本是没有性和气之分的。
来书云:“下手功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息者,有刻暂停则息矣,非至诚无息也之学矣。
所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息:语出《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也 至诚无息:语出《中庸》“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
你信中说:“在用功的时候,感觉心中没有一刻平静,虚妄的心在活动,明亮的照心也在活动。心既然是恒久运动的,那么就没有停下来片刻的机会。”
这是因为你有意追求宁静,所以就越发静不下来了。你的虚妄之心本来就是活动的,照心本来就是不动的。良知永远处于既运动又静止的状态,天地万物因此就永远运动不止。照心的本体就是良知,妄心的本体也是良知。《中庸》中说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息,有片刻地停留就会熄灭,就不是真诚而毫不停止地实现人心本体的学问。
来书云:“良知亦有起处。”云云。
此或听之未审。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你信中说:“良知也有它发端的地方。”等等。
这或许是因为你听得不明白。良知是心的本体,就是前面所讲的恒照。心的本体无所谓开始不开始。即使妄念产生,良知依然存在,但是人们不知道时时存养良知,于是有时就会失去良知。即使昏庸闭塞到了极点的人,其良知未尝不是明亮的,只是人们不能体察它,那么有时就会受到蒙蔽。虽然有时失去了它,但其本体依然存在,存养它就行了。虽然有时受到蒙蔽,但其本体依然明亮,体察它就行了。如果说良知也有开端,那么就是认为它有时不存在,这样就不是良知的本体了。
来书云:“前日精一之论,即作圣之功否?”
- 手机数据线老爱断怎么办 预防和修补数据线的方法分享[图]
- 皮夹克保养[图]
- 室妻妾浇(ào)及豷(yì)浞和后羿妻妾通奸所生二个儿子斟灌[图]
- 答林择之所论颜、孟不同处极善极善正要见此曲折始无窒碍耳比来想[图]
- 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图]
- 那么人怎样才能了解“道”?答用心心怎么能了解道呢?答靠虚心、[图]
- 暑气盛夏的热气《周礼·天官·凌人》郑玄注“暑气盛王以冰颁赐则[图]
-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词人把《[图]
- 臣松之以为蹈犹履也“躬履清蹈”近非言乎!三国志卷十二崔毛徐何[图]
- 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 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