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两句则不再是问朋友而是想象朋友此时此刻的情状“山空松子落幽
后两句则不再是问朋友,而是想象朋友此时此刻的情状,“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如此凉爽的秋夜里,你一定还没有睡,你隐居的空山中应该听得见松子落下的清音,你应该也同我一样正在享受着美好的夜色吧。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返照入闾巷:秋天落日的余晖照着里巷。返照:落日的余晖。闾巷:里巷,白居易《挽歌词》:“晨光照闾巷,车俨欲行。”闾(lǘ):里巷的门。
禾黍:稻谷和黍。黍:(shǔ)亦称稷、糜子、黄小米,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多作以醇酒,非糯质以食用为主。
【评析】 耿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宗宝应元年(763)进士及第,登进士第后有三、四年的时间任周至县尉,大历初曾任拾遗、大理司法,后曾被贬许州。大约贞元三年以后的数年间去世。耿湋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多赠别登临之作。他一生久经离乱,诗篇多感伤色彩,善以感伤之笔来写经过长年战乱后的荒凉情景。
这首小诗写秋日乡居的孤独寂寞。安史之乱后的秋天,显得格外萧瑟冷清,古道上行人稀少,只有秋风吹动无边的禾黍,让人忧心。先从近处入笔,阳光返照着里巷,正是鸟归巢、人归家的时候,但却没有一个可以共语的人。再将视线移向远处,西风黍离,人烟稀少,用景物来烘托内心的孤单与感伤。
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长满禾黍,不胜感慨,写下了一篇哀婉悲伤的诗歌,即《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耿湋此诗显然有《诗经》的影子,虽没有那么强烈的黍离之悲,却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表达了诗人对乱后时世的感伤情绪。
秋日湖上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五湖:指太湖。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是华东最大、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古代太湖有“一湖跨三州”之说,即东吴(苏州)、中吴(常州)、西吴(湖州),实即环太湖城市群。
【评析】 薛莹,唐文宗(827—840年在位)时人,曾隐居山中,有《洞庭诗集》。薛莹生活的年代已经接近晚唐,那个时代的人常会感到盛世不再的忧愁,感慨社会历史的变迁。这首小诗就是诗人秋日傍晚,泛舟太湖,烟波苍茫之际,感慨千年沉浮,世事如烟。
- 手机数据线老爱断怎么办 预防和修补数据线的方法分享[图]
- 皮夹克保养[图]
- 室妻妾浇(ào)及豷(yì)浞和后羿妻妾通奸所生二个儿子斟灌[图]
- 答林择之所论颜、孟不同处极善极善正要见此曲折始无窒碍耳比来想[图]
- 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图]
- 那么人怎样才能了解“道”?答用心心怎么能了解道呢?答靠虚心、[图]
- 暑气盛夏的热气《周礼·天官·凌人》郑玄注“暑气盛王以冰颁赐则[图]
-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词人把《[图]
- 臣松之以为蹈犹履也“躬履清蹈”近非言乎!三国志卷十二崔毛徐何[图]
- 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 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图]